一号文件后各大媒体的“解读”
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,这类“解读”年年都有
每年年初热议农业文件就像女人大姨妈一样准时
同样也像大姨妈一样,过几天就逐渐“平静”了
股市的农业股票涨一波
过了一两个月热议降温,没有人再说了
股市的农业股也回落了
他们赚了一笔钱走了
留下真想搞农业的人一脸懵逼,心想:
“农业的机会到底来没有?啥时候来?还来不来?”
再往后,大家又该干嘛干嘛
▲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
/2/
当年那些因为相信“机会来了“选择做农业的
开始抱怨农业不好做的时候
媒体上的“专家“又会说:
农业是周期长、见效慢的产业
对,我们认可这个观点。
但是我们遇到的是周期长、见效慢的问题吗?
我们遇到的是农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好不!
一个产业,大多都有进入的最佳时间
比如:汽车、IT、电影、金融等
而进入农业的最佳时间呢?
好像没有
感觉农业永远都存在机会
随时进去都可以挣得盆满钵满的
其实不然!
农业不同于任何一个行业
农产品除了作为商品属性外
更承担了对生命的维系作用
人可以不带手表、不用计算机
不看电视、甚至不穿衣
但是不能不吃饭
然而当下中国,人们讨论农业机会时
谈论的更多的是赚钱机会
把农业承担的生命维系作用给丢掉了
而这种所谓的赚钱机会就是利益最大化做农业
一切以赚钱为根本目的的农业
又如何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呢?
▲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
/3/
有人从事农业,是为了生产出好食品
有人从事农业,因为政策上有利可图
有人从事农业,只是为了赚更多钱
这样一来,就会出现的问题:
掏空了农业政策,抢了本该属于真农民的福利
破坏了农业平衡,陷入急功近利的恶性循环
产生了信任危机,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
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
真正像父辈农民一样视土地为生命
当有人质疑产量不高的时候
有没有想想你给予了脚下土地什么?
当有人质疑农作物和牲畜疾病的时候
有没有想想你对他们做了什么?
当有人质疑吃的食物安全与否的时候
有没有想想你对自然界做了什么?
▲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
/4/
消费者都想买到物廉价美的农产品
而“物廉价美”可能是
压倒农民好好种地的最有一根稻草
当你去市场买菜时:
面对2元/斤和6元/斤的番茄时?
你会选哪种?
不用说,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便宜的
当你把这种选择变成一种习惯
把这个价位默认为“标准价位”的话
那么可能有食品安全问题的农产品
就变成了你心里的标准
而你从不会去关心便宜的农产品是否安全?
当你理直气壮指责农产品不安全
质问为什么“本来”2元/斤的番茄变成6元/斤了?
别忘了农民赔本种地或者种地不赚钱
也“本来”不是理所当然。
于是乎,就出现了:
“本来”要生长12个月才能出栏的猪
6个月就上市了
“本来”要生长几个月才能卖的鸡,
40来天就进入你肚里了
“本来”有肥肉的猪
通过处理全部变成了瘦肉
“本来”是要买新鲜的蔬菜
结果买回来的是化学激素催出来的
......
有什么新鲜事想告诉大家?